【職人推薦】每一層書架都通往無數無限的時空
●
紙本書業是一個歷經數百年的古老行業:讀者、作者、書販、書店、政權,馬丁.萊瑟姆逐一剝開層層疊疊的皺褶,無論是細緻或粗糙,潔淨或髒污,他所講述的,幾乎全屬於物質性的紙本書所特有的—書本之物質性的存在,正是它被愛或遭恨之處。萊瑟姆這本非比尋常的書商故事,其實是為了回答「為何我們獨鍾於紙本書」,為何非得是紙本書不可?

猶如書店本身,每一層書架都通往無數無限的時空,每一本書除了自身的內容之外,它的物質性存在,亦昭示其經歷的時代與變化—就這一點而言,去除了形體重量的電子書,的確超越了時空限制,以不老之姿永恆存在。
從尋找「安撫之書」開始(他稱之為「非常形體化的,帶有氣味或感覺」而為人所喜),漫遊街頭書攤書市、走賣書販、宇宙般的圖書館、狂熱收藏家、中世紀手抄本的邊緣圖像、紙本書書邊評語、書與權力的對抗簡史、書商、了不起的讀者、有若熵持續變化的紐約書店、書店......作者以令人驚異的熱情與博學,爲讀者敞開無數條繁複的紙本書癡迷之旅。
他不談紙本書的未來、電子書的潮浪,他僅僅專注於打造這座「紙本書業之巴別塔」,向讀者你我導覽、揭露、展示它的複雜與無限—猶如書店本身,每一層書架都通往無數無限的時空,每一本書除了自身的內容之外,它的物質性存在,亦昭示其經歷的時代與變化—就這一點而言,去除了形體重量的電子書,的確超越了時空限制,以不老之姿永恆存在。
作為讀者,閱讀此書猶如穿越閱讀史的重重幽林祕境,尤其作者追溯、深入梳理許多佚失的女性閱讀/書寫史,她們如何支撐起這古老行業,又為何被從歷史中抹去;作為書店老闆,跟著他漫步到壓軸的〈書店〉一章,從胸口湧出的感動滿溢:各種不同的書店、如此美麗的、書與顧客、與作家的相遇,無比迷人的多樣性!
尤其讀到,他竟然能夠請到Umberto Eco來擔當一日店員時,哎呀!這真是讓人嫉妒死了!果真是作為書店這種行業才能有的「福利」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