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貴興/書店、野雁和木頭
編輯故事:2019年4月春天,張錦忠教授、高嘉謙教授、張貴興和我幾位受邀至美國哈佛大學參加座談會。期間我們遊歷了哈佛廣場的幾家書店,巧克力店、星巴克,發生很多有趣的故事。 買書,由於貴興所言,是很神祕,很私密的個人事。我們非常想念懷念那一次的波士頓之行。此次趁著《賣書成癡的真心告白》出版,特別邀請到張貴興撥冗撰寫,關於那一次買書的點點滴滴......
買書,很私密的事情。
2019年四月九日到十六日,幾個朋友和我在哈佛大學的哈佛廣場待了一週,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兩樣東西:查爾斯河上的野雁和哈佛廣場上的書店。
哈佛書店(Harvard Book Store)成立於九十年前大蕭條時代,很多作家在這裡舉辦過新書發表會。一樓賣新書,地下室大得像有鬼魂出沒的古堡地窖,賣舊書和打折扣(有瑕疵)的新書。歷史文學藝術類的書很多,還有別緻新穎的文具和明信片。琳琅滿目,眼花撩亂。
雖然掛上哈佛大名,實際和哈佛沒啥關係,真正有關係的是庫普書店(The COOP)。歷史更久,和詹姆斯‧喬伊斯同年誕生,是哈佛和隔河相望的麻省理工學院共同設立的大學書店(COOP是哈佛/MIT合作社縮寫),在兩所學校之間分成Harvard COOP和MIT COOP,大概有四到五家(到底有多少家,沒印象了)。記憶最深刻的是地鐵Red Line Harvard站出來的Harvard COOP,大概有哈佛書店的四或五倍大,氣勢之宏偉壯觀,可想而知。店內的裝飾和書架採深紅色系列,好像來到哈佛心臟地帶。 二樓的開放式走廊環形書架,氣勢磅礴而別有風味,你會覺得不管什麼艱澀無聊的書,在這種環境之下都可以津津有味看完。不買書的人也會閒逛,購買有哈佛標記的筆、紀念章、杯盤、鑰匙串、哈佛校旗、衣帽和運動用品等等,表示到此一遊。據說書店成立之初,冬天出售抗寒的煤炭和木柴。煤炭、木柴和書都有一個共同作用:取暖。

有個性的書店,散布劍橋的哈佛廣場。
Grolier Poetry書店,只賣詩集和詩評,成立於大蕭條前。小巧玲瓏,404平方公尺,從地板到天花板都是詩集,牆上掛滿詩人照片。
Brattle Book Shop成立於歐洲被捲入革命浪潮的1848年,主打二手書,書店外面擺著裝了輪子的數十個書架(下雨時方便移動),販售一到五美金的特價書,挖寶的好地方。斑駁的磚牆掛著作家畫像:卡夫卡、葉慈、馬奎斯、托妮‧莫里森......。

可能還逛了另外幾家書店。映像重疊,記憶稀釋,店名飄渺。
最想逛的是哈佛最大的主圖書館Widener,但朋友和我不是哈佛學生或教職員。氣勢雄偉的磚石建築和廊柱旁的石碑上寫著:Harry Elkins Widener,哈佛畢業生,生於1885年1月3日,卒於1912年4月15日蒸汽船鐵達尼號之沉沒。圖書館是Harry母親為熱愛藏書的愛子所建。
和朋友漫步查爾斯河畔。泛舟者,壯觀的哈佛大橋,戲耍的野雁。天冷地寒。
在查爾斯河畔撿到一塊有個性的木頭,千里迢迢帶回台灣。
野雁牽連到一些私密記憶,不便述說。朋友買了一本很「實用」的二手書送我,特別叮嚀:不可以說是他送的。
買書,很私密的事情。